查看: 276|回复: 0

童年的故乡---石河村_沛县发展论坛_西祠胡同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发表于 2022-4-14 18: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
一个人籍贯一般只有一个,而故乡则会有多个。
我的家虽在沛城,然我却一直视石河村为故乡的。由于文革时期的历史原因,我于出生后六个月,便随父母来到了当时的鹿湾乡石河村,因为父亲被安排在鹿湾中学教书,母亲也被安排至石河小学任教。我随母亲从那时起,便居住在石河小学的一间房子内。也就从那时起,我的幼年、童年,均是在那里度过,直到我初中后期,国家落实政策之后才全家回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正因为如此,打从记忆里的孩童往事,便深深地存留于脑海里。时至今日每回想起童年的趣事,亦如昨天。
查阅资料得知,石河村原名韩庄,旧址就座落在今封河湾处。明末曾有一韩姓族人,从外地逃荒到此定居。清朝咸丰年间,一次黄水,又使韩姓逃往外地,再也没有回来,后有石姓从外地迁居此地,依河而居,故村名石河。
也是因为是在这里长大的,所以保留着诸多的回忆。和当年的童年玩伴一起玩耍,爬树、掏鸟窝、推铁环、打柆子、在砖窑上烤红芋、下河游泳......也由此练就了一些小技能。
我对石河怀有的感情有着多方面。
每每去徐州在路过鹿湾时,总会向那个方向远远的眺望着,多看几眼;偶尔坐徐沛列车,在途经村旁时,更是由远处开始,凝望直至看不到;下乡工作路过此处,则会驻足停留些许。熟悉的地方,会勾起许多对往日的回忆。没有因为时间的飞逝而淡薄忘记,虽人事已故而景物依稀,仍眷恋着这片土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由于在小的时候比较调皮,在5岁的时候,在运河里洗澡玩,不知不觉游到了深水区,在水里挣扎至绝望之时,幸被路人下水救起,时至今日,每想起,仍心有余悸;也记得有村民张新光先生,上午刚码好了的土坯,也许是我看着好玩的缘故吧,遂于每块坯上走了一圈,把好好的土坯糟蹋殆尽,着实遭到了父亲狠狠的一顿毒打,如今想起此事,也只有无奈地莞尔;还有一次,在学校放学后,我在学校前面的干渠玩,发现有一个低年级的女同学,在水渠前方决口而回流的河沟激流里挣扎,便下水营救,并和一名低年级的男同学一起,把那名女生救了上来,此事还被学校写成了报道,并被当时沛县最大的新闻媒体——沛县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播报,一个不小心便成为了先进人物......
由于在那里住的时间长了,也与村民建立了浓厚的感情,每逢村民在村里分到了红芋、瓜之类的,总有村民会给我家送上一些。在那个种田挣工分、物资仍实行计划经济的年代里,这在今天看来不足为奇的食物,却在那个时代里尤显弥足珍贵。同时亦体现出了村民质朴、善良、友好的一面。
岁月如长江之浪,一波催促一波,后浪推涌着前浪。童年的欢颜总是留在记忆的一角,而物是人非,仍依恋着家乡的泥土,乍听乡音未改,乍看景物依旧。年岁渐长,思乡更浓,就怕模糊的记忆再也难以勾勒出老家的情景,依稀仿佛徒然强记着老家的树和老家的水,老家的门槛和老家的亲人,人事匆忙,谁都想再走回一个童年和老家的真切。那些年来不及感激的事,那些年来不及道歉的话,那些年来不及问候的人和那些来不及握别的手,那些都在一别数十年的石河故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自从在1981年全家离开了石河后,极少再去的了那里。记得李继良兄结婚时,我曾专程前去祝贺。也是因为通讯不发达的缘故吧,之后也由此失去了联系。前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竟然碰到了朱广亮兄,尔后又与李继良、封新典、刘伟等再次真正建立了联系。每逢聚会,所谈话题总不免追忆着童年往事,那份童真亦由感而发。
这中间也由此又遇到了更多的石河人,大家对我都很亲切和熟悉,但由于已历经了四十年之久了,仍不免有些名字与人对不上的时候,亦不免汗颜。但无论岁月怎样变化,保持在我心底那发自内心的故乡情怀始终没变。那里是人和事也都会必将沉淀于脑海里而变得越发清晰。(郑志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插件定制,云服务器购买 联系QQ 860855665 ;更多精品应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邮箱: 18052225101@163.com 侵权投诉入口 广告热线: QQ 942194531 互联网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942194531@qq.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942194531@qq.com
苏ICP备2022013941号-1
版权所有: 西祠徐州城市站

苏公网安备32032202000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