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373|回复: 0

沛县“葡萄书记”打造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6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6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
初夏芳菲,生机盎然。记者来到张寨镇陈油坊村,只见连片的葡萄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整洁的村道旁,村党支部书记孟凯正与种植户讨论明年的种植计划。
这位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葡萄书记”的基层干部,用21年的坚守与创新带领乡亲们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2004年,孟凯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的陈油坊村虽然已有30多年葡萄种植历史,但仅有10余户零散种植,品种单一,效益低下。“不能让群众守着金饭碗要饭吃。”上任伊始,孟凯就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一局面。


微信图片_20250516094139.jpg


经过多方考察,孟凯引进了醉金香、阳光玫瑰等30余个葡萄新品种,并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同时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创新“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现了统一技术、品牌和销售。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努力,村里的葡萄产业逐渐有了起色。种植户聂建忠感激地说:“孟书记就是我们的主心骨,他手把手教我们技术,帮我们解决种植难题。”


微信图片_20250516094143.jpg


“单靠卖鲜果,增收空间有限,要在产业链上求突破。”孟凯连续9年举办葡萄节,发展采摘游、农家乐等新业态,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建设榨油工艺馆、红色文化博物馆,打造乡村一日游线路。新建智能温室大棚实现8个月不间断采摘。“明年我们还将发展葡萄深加工,让利润更多留在村里。”孟凯信心满满地说道。

在孟凯的带领下,陈油坊村的葡萄产业实现了“三级跳”:从传统种植到标准化生产,从单一鲜果销售到深加工,从农业生产到农旅融合。如今,辐射带动周边5个自然村800余户村民发展设施葡萄2000余亩,先后带动千余人致富,村民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


微信图片_20250516094147.jpg


产业兴旺了,腰包鼓起来了,孟凯又把目光投向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村里先后完成道路硬化、路灯安装、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改造,新建百姓大舞台、休闲健身广场等公共设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陈油坊村也先后获评“全国文明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江苏省最美百果园”“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等称号。


21年扎根乡村,孟凯用一颗为民初心串起了陈油坊村的“幸福产业链”。因工作突出,孟凯获评“江苏省劳动模范”“吴仁宝式优秀书记”等荣誉称号。“荣誉属于全体村民。”孟凯表示,乡村振兴没有终点站,将继续带领村民把葡萄产业做得更强,让村庄更美,让乡亲们的生活比葡萄还甜。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插件定制,云服务器购买 联系QQ 860855665 ;更多精品应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邮箱: 18052225101@163.com 侵权投诉入口 广告热线: QQ 942194531 互联网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942194531@qq.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942194531@qq.com
苏ICP备2022013941号-1
版权所有: 西祠徐州城市站

苏公网安备32032202000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