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你知道吗?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仅次于乳腺癌、肺癌的第三大常见癌症致死率高居第二位关于大肠癌划重点👇 肠癌其实很“懒惰”从息肉到癌,平均要10年 江苏最新肿瘤登记数据显示,男性发病前5位恶性肿瘤: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和肝癌,女性发病前5位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胃癌。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都进入了前5位。
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系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吴晓宇表示,虽然有很多人谈“癌”色变,但其实结直肠癌很“懒惰”,发展很缓慢。 有80%左右的肠癌是由肠息肉发展而来。“从一枚不起眼的小息肉,到进展期肠癌,大约需要5到15年,平均为10年,整个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吴晓宇说,肠癌也并非不可治愈。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2023版)中提出,结直肠Ⅰ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 肠癌进展缓慢,那为什么一发现大部分都是晚期?吴晓宇说,主要是因为结直肠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患者很难察觉到异常。“可能表现为一些细微的变化,如长期腹泻或者偶尔便血,这些症状被误认为是肠胃不好或者痔疮,不会马上想到这是肠癌的警告。”
最近 话题#医生称超80%直肠癌 最初被当痔疮#登上热搜 吴晓宇表示,这些表现具有隐蔽性,肠癌早期常会“伪装”成阑尾炎、肠炎、胃炎、痔疮等疾病。如大便带血,就可能被误认为是痔疮所致。因此,如果出现便血等不适,就医时要详细地如实描述症状,尤其要注意向医生说明有没有异常消瘦、便血的颜色如何,以及便血时是否伴有黏液或脓血等,不要直接将其当作痔疮自行购药治疗,更不要讳疾忌医轻视病情,延误治疗。 目前很多人还缺乏定期体检的意识,特别是肠镜筛查意识不足,导致许多息肉不能及时被发现,容易一拖再拖,最终变成肠癌。“大规模肠镜筛查在美国让肠癌发病率降低了40%,死亡率降低了51%,而在中国,肠癌的筛查渗透率只有16.4%。”吴晓宇说。
肠癌其实可预防有肠癌家族史40岁就要定期筛查肠镜 在癌症日益高发且呈年轻化趋势的今天任何人都不能对健康掉以轻心
“临床上20岁、30岁的患者屡见不鲜,可能与快节奏、高压力生活方式、少节制和不规律的饮食方式有关。”吴晓宇表示,肠癌有年轻化趋势,其中当然基因遗传是主要因素,但是生活因素也占有极大比例。 家族中有大肠癌患者,他的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发生大肠癌的概率明显升高,大肠癌的发生率大约是普通人群的2—3倍。同一家族的人群,遗传背景相似;另一方面,同一家族成员长期生活在一起,有共同的饮食习惯,也是肠癌呈现家族聚集性的重要因素。 长期过多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像红肉(牛肉、猪肉)、加工肉类(烟熏、腌制食品,香肠,火腿肠)、高脂肪性食物(动物内脏、肥肉),不仅会导致肥胖,更会加重肠道负担,影响肠道蠕动和排空,增加患肠癌的风险。另一方面,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吸烟与饮酒、精神压力大、缺乏运动等也都会增加肠癌的风险。
吴晓宇表示,一级预防防患于未然,要积极采取“腺瘤前预防”一级预防措施,如不吃腌制品、油炸、烧烤、变质食品,少吃“红肉”,多吃新鲜食品、高纤维、粗纤维等食物。二级预防通过筛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从而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结肠镜检查和镜下治疗是二级预防结直肠癌最直观最有效的手段。定期的肠镜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和处理肠息肉,避免大肠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建议,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应在50岁开始进行结直肠癌筛查,76~85岁之间需个体化筛查。建议结直肠癌罹患风险较高患者更早进行筛查。一级亲属60岁前罹患结直肠癌,则建议其40岁时开始进行结肠癌筛查。
肠癌并非不可治一体化精准全程序贯治疗大幅延长生存期 当被诊断为肠癌时患者都会很慌张很多人都会着急问“我这个还能手术吗?”那肠癌是不是可以一切了之? 吴晓宇表示,手术是肠癌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当患者发生肝转移或其他脏器转移的时候,直接手术“一切了之”并不是首选。省中医院消化系肿瘤外科持续推进恶性肿瘤一体化精准全程序贯治疗理念,强化多学科协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针对每名患者的不同情况,科室都会联合消化系肿瘤外科、消化科、肿瘤科、放疗科、病理科、介入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为其量身定制综合治疗方案。
针对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或其他转移的患者,可先进行术前转化治疗如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达到肿瘤降期或缩小的目的,从而获得手术机会,最大程度地延长生存期,提升总体治疗效果,甚至有部分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
据悉,在消化系统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系肿瘤外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科室已经建立起覆盖从食管癌、胃癌、肠癌到肝胆胰腺肿瘤等的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的综合序贯治疗体系。专家指出,肿瘤疾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序贯治疗过程,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各有所长,在治疗肿瘤类疾病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 上世纪90年代,刘福坤教授就率先提出“消化道肿瘤的综合治疗”这一创新理念,并带领团队一直践行至今,因此获得“中国胃癌防治杰出贡献奖”。恶性肿瘤不仅仅可以西医手术干预,术前行放化疗等治疗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中医药介入可以达到减毒增效,降低化疗和放疗的毒副反应,减少复发概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还有哪些蛛丝马迹提示肠癌风险?👇◆ 便血是大肠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初期可能表现为便中混有少量鲜血,随着病情发展,便血量可能逐渐增多。 ◆ 发生在直肠末端或肛管的肿瘤,长到一定程度时,大便变细、变扁或有沟槽。 ◆ 排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或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或减少。 ◆ 部分患者出现肛门坠胀感,肠道肿瘤刺激所致。 ◆腹部隐痛、胀痛等不适,疼痛部位多位于下腹部。大肠癌患者由于肿瘤消耗及肠道吸收功能受损,可能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下降,导致消瘦、乏力等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接受医生的专业检查,包括肠镜检查和病理活组织检查,避免自行诊断,以防延误治疗。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