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之上看公共卫生治理_徐州论坛_西祠胡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生命至上,坚决守护人民健康的理念再次得到彰显。经历抗击疫情的战斗,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性。战“疫”带来的新习惯、新风尚,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无论是发言还是开会,大多戴着口罩。餐桌上有透明隔板隔开,随处可见“防疫三件套”——消毒凝胶、纸巾和酒精棉片。从“健康码”到“云办公”,从社区横幅到农村大喇叭,中国的疫情防控既有“传家宝”,更可见新技术、新理念带来的社会治理之变。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注意到,疫情期间表现亮眼的“互联网+健康”热度大增,不管是热衷于在网上获取防疫和健康知识的新“e”代,还是线上开展问诊、慢病管理等新模式,都折射出健康生活和消费的巨大潜力。“这些健康‘新风尚’不仅可以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减少公共卫生等领域的隐患,也有利于未来的社会治理。”全国人大代表、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技术系主任张景辉说。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速”,明确了防、控、治一体的路径。将于6月1日实施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设立“健康促进”专章,明确个人、政府、社会的健康防病责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