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缴费期即将开始!关于医保,这些知识你都知道吗?
时间过得真快,2024年即将跨入9月份。距离进入2025年度城乡居民医保的集中缴费期(通常为每年的9月1日—12月31日,具体以各地为准)只剩下几天的时间了。<font style="color:rgb(255, 169, 0)"><font style="font-size:16px"><font style="color:rgb(255, 169, 0)"><font style="font-size:16px"><br /></font></font><br /><font color="#ffa90">没有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参保怎么办?</font><br /></font></font><font style="color:rgb(121, 123, 170)"><font style="font-size:16px"><br /></font></font><br /><font style="color:rgb(121, 123, 170)"><font style="font-size:16px">错过集中缴费期导致断缴怎么办?</font></font><br /><font style="color:rgb(255, 127, 170)"><font style="font-size:16px"><br /></font></font><br /><font style="color:rgb(255, 127, 170)"><font style="font-size:16px">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傻傻分不清楚?</font></font><br /><br /><font style="font-size:16px"><br /></font><br /><font style="font-size:16px">关于医保的这些知识</font><br /><font style="font-size:16px"><br /></font><br /><font style="font-size:16px">收藏此文一起掌握</font><br /><br /><br /><strong><font color="#4169e1">2024年居民医保最新缴费标准公布,个人缴费增加20元!</font></strong><p style="line-height:nullpx;text-indent:2em;text-align:left">国家医保局等部门8月26日公布了《关于做好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strong>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分别较上年增加30元和20元</strong>,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70元和400元。</p><p style="line-height:nullpx;text-indent:2em;text-align:left">这是自2016年以来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新增首超个人缴费新增,居民个人缴费增幅也适当降低。</p><br /><strong><font color="#4169e1">重新参保后有3个月等待期</font></strong><p style="line-height:nullpx;text-indent:2em;text-align:left">9月是重要的医保政策变化期。城乡居民医保将迎来集中缴费期,职工医保的缴费年限也有了新规定。</p><p style="line-height:nullpx;text-indent:2em;text-align:left">国务院办公厅8月1日发布<strong>《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strong>。针对参保人员关心的问题,国家医保局表示,2025年起,<strong>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3个月参保后固定等待期。对连续参保的人员给予每年至少1000元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奖励。</strong></p><br /><strong><font color="#4169e1">什么是医保待遇等待期?</font></strong><p style="line-height:nullpx;text-indent:2em;text-align:left">医保待遇等待期是指参保人员因未按照政策规定及时参保缴费,导致无法立即享受医保待遇,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享受,这段时间即为医保待遇等待期。<strong>在医保待遇等待期内发生的医疗费用无法报销,需要参保人自己承担。</strong></p><br /><strong><font color="#4169e1">固定等待期和变动等待期有什么区别?</font></strong><p style="line-height:nullpx;text-indent:2em;text-align:left"><strong>指导意见设置了“两个等待期”,即固定等待期和变动等待期。</strong>明确自2025年起,除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外,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参保后固定等待期3个月。<strong>未连续参保的人员,每多断缴1年,在3个月的固定等待期基础上,再增加1个月的变动等待期。</strong>此外,指导意见提出,允许参保人通过缴费修复变动等待期,缴费参照当年参保地的个人缴费标准,每多缴纳1年的费用可以减少1个月的变动等待期。</p><strong><font color="#4169e1"><br /></font></strong><strong><font color="#4169e1">错过集中缴费期导致断缴怎么办?</font></strong><p style="line-height:nullpx;text-indent:2em;text-align:left">参保人员如果由于自身原因,<strong>错过集中缴费期导致断缴,应在补缴期尽快补缴,减少变动等待期</strong>,以降低不能享受医保待遇的损失。指导意见提出,要建立居民医保的参保激励政策,其中对连续参保的人员给予每年至少1000元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奖励。断缴之后再次参保的人员,连续参保年数重新计算。不连续参保的人员,不仅不能在参保后立即享受报销待遇,也损失了连续参保的奖励。</p><br /><strong><font color="#4169e1">2025年前没有参保影响吗?</font></strong><p style="line-height:nullpx;text-indent:2em;text-align:left">国家医保局提醒,<strong>2025年前没有参保的人员不受影响</strong>,待遇等待期政策从2024年缴费参加2025年基本医保起执行。即使<strong>以前没参保,只要从2024年年底起每年都在集中征缴期参加居民医保,就不会有待遇等待期</strong>。如果原来正常参保,但在2024年年底集中征缴期没有参保缴费,2025年就会有待遇等待期。</p><strong><font color="#4169e1"><br /></font></strong><strong><font color="#4169e1">什么是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font></strong><p style="line-height:nullpx;text-indent:2em;text-align:left"><strong>职工医保</strong>指的是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参加的基本医疗保险。</p><p style="line-height:nullpx;text-indent:2em;text-align:left"><strong>居民医保</strong>指的是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城镇未成年人和没有工作的居民为主要参保对象的医疗保险制度。它是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后,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保障问题,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重大举措。</p><strong><font color="#4169e1"><br /></font></strong><strong><font color="#4169e1">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有什么区别?</font></strong><br /><ul><li><strong><u>缴费对象不同</u></strong><br /></ul><p style="line-height:nullpx;text-indent:2em;text-align:left"><strong>城镇职工医保</strong>的参保人群是在职职工、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等。</p><p style="line-height:nullpx;text-indent:2em;text-align:left"><strong>城乡居民医保</strong>的参保人群主要是农村居民、城镇非就业居民、在校学生、有些城市规定的在统筹区取得居住证(12周岁以下少年儿童,其监护人具有统筹区户籍或居住证可视同取得居住证)的常住人口、在内地(大陆)居住且办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未就业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就读的港澳台大学生。</p><br /><ul><li><strong><u>缴费标准不同</u></strong><br /></ul><p style="line-height:nullpx;text-indent:2em;text-align:left"><strong>城镇职工医保按月缴费</strong>,单位职工缴费由单位按月代扣代缴,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灵活就业人员的医保费用由个人全额承担,部分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医保缴费补贴。另外,灵活就业人员初次参保有待遇等待期,单位职工参保在正常参保缴费月享受医保待遇。</p><p style="line-height:nullpx;text-indent:2em;text-align:left"><strong>城乡居民医保按年缴费</strong>,按年度享受待遇,筹资采用居民本人缴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方式。</p><br /><ul><li><strong><u>缴费年限不同</u></strong><br /></ul><p style="line-height:nullpx;text-indent:2em;text-align:left"><strong>职工医保可以累计缴费年限</strong>,虽然全国没有统一的规定,但是有最低的缴费年限要求。一般来说,男性需缴满30年,女性需缴满25年。一旦达到法定退休年龄,<strong>退休后,医保待遇是可以终身享受的</strong>。</p><p style="line-height:nullpx;text-indent:2em;text-align:left"><strong>居民医保没有办法享受终身医保报销待遇,参保的居民缴费就可享受</strong><strong>,不缴费,待遇立即停止。</strong></p><br /><ul><li><strong><u>报销标准不同</u></strong><br /></ul><p style="line-height:nullpx;text-indent:2em;text-align:left"><strong>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大概能够达到70%左右</strong>,并且每月会有固定的医保费会进入员工的个人账户,我们可以用于买药、看病挂号等,而<strong>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大概在50%左右</strong>,每月无医保费进入个人账户,无法买药。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所缴纳的总费用也有所区别。</p><br /><strong><font color="#4169e1">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以给家人用吗?</font></strong><p style="line-height:nullpx;text-indent:2em;text-align:left">针对《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家医保局在政策解读中明确:<strong>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可以给家里人用</strong>,“家庭共济能参保,帮助老人帮助小”。此次文件的出台,不仅肯定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的做法,还进一步优化了原本的个人账户共济政策。<strong>一是共济范围进一步扩大到近亲属</strong>。文件规定,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以用于本人近亲属缴纳居民医保的费用。其中按照《民法典》规定,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不仅如此,如果这些近亲属是参保人,还可以在报销医疗费用时,使用关联的职工医保参保人的个人账户资金。<strong>二是共济地域进一步扩大</strong>,今年年底前将力争实现所有省份省内跨统筹区个人账户共济,明年将加快探索推动跨省个人账户共济。需要说明的是,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可以共济,但是卡(码)不能共用。</p><br /><strong><font color="#4169e1">异地就医时,为什么不能用医保个人账户里的余额呢?</font></strong>个人账户支付权限中,默认参保人异地就医是不使用个人账户支付。<strong>需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开通权限</strong>,开通后即可使用。<br /><strong><font color="#4169e1">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扩展到近亲属了,就医购药应该使用谁的医保码(卡)?</font></strong><p style="line-height:nullpx;text-indent:2em;text-align:left"><strong>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就医购药都必须使用患者本人的医保码(卡)。</strong>医保个人账户共济政策,“共济”的是职工医保参保人医保卡个人账户的钱,而非医保卡本身。简而言之一句话,“<strong>钱可以共济,卡不能共用</strong>”。</p><p style="line-height:nullpx;text-indent:2em;text-align:left">特别要指出的是,凡不使用本人医保卡进行挂号就医的行为,就属于“冒名就医”,轻则暂停医疗费用联网结算,重则构成违法犯罪。</p><br /><strong><font color="#4169e1">如何办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font></strong><p style="line-height:nullpx;text-indent:2em;text-align:left">国家医保局提示,<strong>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地方专区、当地医保部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功能模块,实现线上办理</strong>,具体途径由各统筹区医保部门向社会公开;操作智能设备困难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strong>也可以在线下医保大厅办理</strong>。</p><p style="line-height:nullpx;text-indent:2em;text-align:left">所以,即便享受共济政策,大家每个人也要保存好自己的医保卡(码)。如果临时看病买药,忘带医保卡也没关系,可以领取你的“医保码”。</p><br /><strong><font color="#4169e1">职工互助保障你参加了吗?</font></strong><br /><p style="line-height:nullpx;text-indent:2em;text-align:left"><strong>职工互助保障是由全国总工会倡导组织、广大职工自愿参加的一种保费低廉、保障力度较大、手续简便、赔付及时、管理规范、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互助互济保障活动。职工只需缴纳少量金额的保费,当出现患病或意外灾害等情况时,将可获得一定金额的赔付,减轻职工负担。</strong></p><br /><p style="line-height:nullpx;text-indent:2em;text-align:left">根据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参加职工互助保障计划的职工须是互助会的会员。参加互助保障计划的职工年龄一般应在16至60周岁之间,且需身体健康,能够正常参加所在单位的工作或正常劳动。这是为了确保参保职工具备足够的缴费能力和享受保障的能力。</p><br /><br /><br>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